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合理用药

返回首页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有潜力
打印
阅读[] 发布时间:2011-12-01 11:35:50

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11年9月底,中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42.9万例。在2011年4.8万新发感染者中,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的两个比例数字更高,分别为81.6%和29.4%。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了0.058%的低流行态势,但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估计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仍在增加。

纵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历程可以概括为“试治-试点-重大专项”;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也经历了“感性认识-逐渐清晰-全面了解”的过程。中医药对艾滋病的防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1987年就派中医医务人员,赴非洲坦桑尼亚进行中医药试治艾滋病工作,积累了初步的临床治疗经验。

从1990年开始,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也都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04年开始全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启动,使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2010年12月31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规模,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治疗质量。”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的干预治疗,延长感染者的发病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探索中医治疗艾滋病方案,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比较规范、优质、方便、可及的中医治疗服务,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于2004年开始联合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范围:试点项目于2004年8月启动,项目省有河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2005年新增北京、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和陕西;2006年新增黑龙江、吉林、四川、重庆;2009年新增新疆、甘肃;2010年新增浙江、上海。目前全国共有19个省份开展试点项目。

投入经费:中央财政对试点项目的投入经费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900万元增至2011年的6685万元,主要用于中药费、临床检测、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等,为近万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提供了免费中医药治疗。截止到2011年10月底,“试点项目”累计治疗17110例,正在治疗10771例,累计脱落4027例,累计死亡1528例。

选择病人的原则:一是不到服西药标准而愿意服中药者;二是不能耐受西药副作用者(停西药改服中药);三是用HAART(鸡尾酒疗法)同时,由于少许副作用或生存质量不好,或某些机会性感染,而愿意服用中药者。

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根据患者证候、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和固定制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判定。

目前使用的中药制剂有:健脾燥湿、益气补血的益爱康胶囊;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的扶正抗毒胶囊、康爱保生胶囊;补脾益肾、益气固本的芪苓益气片;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艾可清胶囊;其他还有泻利康、爱珍片、解毒护肝颗粒、湘A颗粒、抗艾片、托里败毒散等。

观察指标:①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检测,每3月检测1次。②疗效性指标: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体重等,每月观察记录1次;CD4细胞:每3月检测1次;病毒载量:每半年检测1次。

疗效判断:根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临床技术方案》中的规定从临床症状、体征、体重、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判断。

主要工作

建立领导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国家局成立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省成立了卫生厅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项目管理上,制订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管理方案》等管理文件,明确了项目目标、实施内容和组织管理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制订了项目实施细则和配套工作制度,从项目定位、病人选择、工作流程、人员职责、技术培训、药品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做出明确规定,并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符合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特点和需要的组织管理体系。

完善技术方案,注重资料积累

国家局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之初,即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技术方案。此后,根据临床实践不断进行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临床资料的积累,目前已有较为完整的病历9000多份,并实现了资料的数据化,为相关科研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料。

建立救治体系,探索救治模式

国家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了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在项目省开展了治疗基地和治疗点建设。各项目省建立了以省级机构为技术支撑、以县级中医医院为主要依托、以病人集中的乡村卫生室或城市定点医院为诊疗现场、各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临床救治体系,并针对不同感染途径的艾滋病患者特点,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探索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诊疗和管理模式。

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基层发动

加强临床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为项目省培训骨干人员近千人,各项目省份培训近万人次。通过技术培训和临床实践,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水平不断提高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技术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医务人员的作用。成立了国家级和省、市级专家组,并组织专家定期巡诊、会诊,指导基层工作,保证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的规范实施,提高了对艾滋病人的辨证论治水平。充分调动县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贴近群众,熟悉情况,服务方便的优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多部门统一协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了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政策;省级中医管理部门与药监、医政、疾控等部门积极协调,以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病历管理,便于统计、分析,还开发了计算机软件。

取得的成效

临床疗效确切

实践证明,规范的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有确切的疗效,可明显改善艾滋病病人发热、咳嗽、乏力、腹泻、气短、皮疹、黏膜溃疡等临床症状,提高和稳定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数据分析结果也提示:中医药治疗对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较大。其中,以改善乏力、增加体重最为突出。此外,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患者CD4淋巴细胞变化呈稳定和逐渐上升的态势。

2009年底对8946例HIV/AIDS患者累计治疗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表明中医药可以明显改善发热、乏力、气短、咳嗽、纳呆、腹泻、皮疹等症状体征;单用中医治疗HIV感染者,可使CD4计数下降幅度减慢,平均每年下降约12个/mm3,低于CD4每年平均自然下降数(30~50个/mm3);中西药合用的艾滋病患者CD4计数平均每年上升约15个/mm3。

社会效益显著

首先,试点项目得到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受到病人、病人家属和当地政府的欢迎,接受治疗的病人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战胜疾病、生产自救的信心得以增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试点项目对大量的HIV病毒携带者、服抗病毒药后因副作用而退出的病人以及主动要求服用中药者进行治疗,为不能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扩大了政府实施关怀救治的范围,体现了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与作用。

项目地方特色各异

各项目省在细化具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基础上,针对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特点,形成了既符合国家整体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要求又具各省(市)项目管理特色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地方管理模式。

如北京市提出了“政府搭台唱戏、民间协助联系”,由红丝带、爱心家园、红树林等非政府组织协助联系艾滋病患者,定期参加艾滋病宣传教育。湖南省探索了艾滋病专科病房治疗模式、综合防治示范区治疗模式、“艾滋村”治疗模式等。陕西省建立了艾滋病工作例会制度,三家定点医院每个月集中一次,汇报项目进展情况。还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药膳疗法。湖北省工作管理很规范,病人依从性好,患者对效果反应评价好,创造了随州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地制宜制订广西“三期五型”治疗技术方案。黑龙江省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工作流程做了分组分段安排,各级分工负责,相互之间密切协作。江西省深入戒毒所、劳教所,把被强制收戒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救治范围。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病人多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就医,依从性差,管理上有难度。二是工作经费不够,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有关仪器设备有待更新。三是中药汤剂患者不易接受,急需开发新剂型。四是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依然严重。五是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六是临床数据的采集、录入、上报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七是需进一步验证和推广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体系的运用。八是还需要制订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九是应进一步降低病例脱失率。

今后工作重点

首先要增加经费投入:采取多种渠道,积极解决试点项目经费不足问题。一是继续加强和财政部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二是试点项目省份的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三是采取社会捐赠等其他途径筹集资金。

其次要做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的推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已在2010年3月推出,下一步工作要在试点项目范围内广泛运用,并逐步推广。

再次要提高项目质量:组织专家在总结临床经验,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指导各项目省份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充实项目实施方案,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完善临床诊疗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同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临床技术队伍的业务素质。

此外应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局是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和省级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等的沟通协调,明确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参与艾滋病治疗工作的方式、途径,制订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如完善项目汇报会制度、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等。

加强中、西医的交流与合作,如加强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国CDC性病艾滋病控制中心的沟通,做到艾滋病疫情等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家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组以及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力量,开展艾滋病防治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临床、科研等技术性问题。

最后应启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制订工作:加强和卫生部沟通协调,尽快组织专家启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工作。以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组为依托,提出并确定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依据方案开展制订工作,为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纳入国家常规治疗体系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深入全面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派中医医务人员赴非洲坦桑尼亚进行中医药试治艾滋病工作,积累初步临床经验。

此后持续完成了许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等方面的课题。如开展了实验室药物筛选和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祛湿为主的中医证治规律临床与实验观察研究、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等。

在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河南、云南分别启动了“省部局联动”项目,探讨清热解毒、益气活血、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法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研究”中,初步形成针对机会性感染、改善免疫功能、减轻HAART毒副作用等8种治疗方案,并建立了一个中西药药物代谢研究平台。

在“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综合研究”中,设置了7个课题,其中3个临床课题(针对HIV感染者早期干预、促进HAART后免疫重建、减轻机会性感染),3个应用基础(针对中医证候学、疗效评价、复方优化和动物模型),2个基地建设(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北京地坛医院)。

主要成果

初步形成针对HIV感染者早期干预、机会性感染、减小HAART毒副作用和促进免疫功能重建等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初步明确了艾滋病中医常见证候及其分布和动态演变规律;基本构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体系;创建了2个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猴艾滋病(SIV)动物模型。此外,形成了《艾滋病中医辨证系统》、《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艾滋病红外诊断系统》、PRO量表、HIVQOL-BREF量表及其应用手册、农村版HIVQOL-BREF量表(初稿),制订行业技术标准1项;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多学科交叉、老中青结合的中医艾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队伍,直接参与人员约790人。申请专利4项,获得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1篇(其中SCI论文22篇);培养博士、硕士、博士后合计172名。

在艾滋病中药新药研发方面,目前获得SFDA批准作为艾滋病辅助用药的中药新药有唐草片,已获临床前批文的有艾奇康胶囊、克艾特胶囊、复方三黄片、乾坤宁片、艾宁颗粒、艾复康胶囊、复方SH、祛毒增宁胶囊、爱可扶正片、艾伏平胶囊、喘可治注射液、刹毒草口服液等;目前已经完成新药临床试验的有艾奇康胶囊、艾复康胶囊。

第三部分 对外交流

自1987年至今,中国与坦桑尼亚两国政府签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与坦桑莫西比利国立医院承担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作项目,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期间中国政府免费提供中医药治疗及相关实验室检测,对坦桑尼亚HIV/AIDS患者提供了极大支持和帮助。20多年中国政府派遣驻坦专家50余名,治疗过千例、上万人次HIV/AIDS患者,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初步掌握HIV/AIDS 中医发病及演变规律,总结出清热解毒、清化湿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一系列中医治疗大法,进行了中研Ⅰ号、艾通、806、809、艾宁颗粒(原中研Ⅱ号)、广安颗粒(原艾灵颗粒)等10余种中药复方治疗观察。

目前仍继续向坦桑尼亚患者免费提供疗效肯定、基础研究较为成熟的艾宁颗粒、广安颗粒和运用中药饮片及免煎颗粒、中成药辨证施治。近20年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对于改善患者机体整体状态(包括免疫功能、机会性感染等)、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科研和临床人员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逐步拓宽视野,提高层次,积极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传递最新学术研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