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合理用药

返回首页
小孩发烧:物理降温法更安全
打印
阅读[] 发布时间:2012-02-22 15:33:22

每当天气变化无常时,孩子很容易生病发热,如果高烧不退,还会损害机体,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的症状,不要耽搁,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发热原因

人体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年龄、性别、运动与否、早晚、饮食等而有所变化,但大都变化不超过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腋下36~37℃,37~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 39~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热的原因有以下两类: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最为常见,包括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还有寄生虫病,如疟疾等。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很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等;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另外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脑出血等。

紧急处理法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小孩退热。 据悉,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包括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免疫功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

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所以,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并且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做血液的化验检查,根据化验结果,医生会对症治疗。 家居护理法

退热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冰袋或酒精擦身虽然安全,但比较费时费力,而且也容易引发冻伤或酒精过敏。现时市面上有很多方便的物理降温制剂,如广东省医药进出口公司珠海公司的“降温帖”,它是一种创新大分子的凝胶基质,采用进口原料,高纯度的淡蓝色透明膏体,对皮肤刺激小,不粘毛,无气味,更安全,起效更快,可持续降温8小时。它通过水凝胶的水分蒸发带走人体大量的热量,同时水凝胶中的薄荷等成分透入皮下,而起到快速物理降温。它不仅可以用于发烧时的应急降温,还可用于医生查明发烧原因后的辅助治疗,特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孕产妇、老人等人群,“内治外疗”,科学有效。 休息 小儿发热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保持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

喝水 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也可选用盐开水。

饮食 孩子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也大大增加,而此时,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时的饮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无机盐以及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

观察病情 如果孩子虽有高热,但面色红润精神好,病情没再加重,家长就不用着急,也不必一天往医院跑几趟,只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药就行。如果孩子变得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或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头痛,可能暗示有更严重的疾病,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